Translate

2015年9月13日 星期日

健康吃,原來「芽菜培養皿」要這麼用



從今年春天開始,我便經常自己在家栽植芽菜來吃,之前我也寫過文章介紹過如何培植芽菜。入夏之後,農園的地多了一些,不過對於自己栽植芽菜,我仍舊樂此不疲。同時也又購入了更多不同的種子,除了之前提過的紫色的蘿蔔之外,我又買了綠花椰菜、苜蓿還有辣根,這些都可以利用水耕的方式栽培,同時也都是相當容易上手的。


綠花椰菜屬於十字花科的植物,對身體很好。十字花科的蔬菜,能夠降低罹癌的風險,同時也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。蘿蔔也是十字花科的蔬菜,也是相當營養。而吃芽菜的好處是,一顆小芽菜的營養含量,與一整顆成熟的蔬菜是一樣的,所以吃些小芽菜,能夠攝取相當多的養分。

事實上,去年年初我們家就購入了一個小型的芽菜栽培皿,我們同時購買了九層塔的種子來種,當時不太會種,雖然九層塔長了出來,但很容易就腐爛了,於是我都用棉花或是培養土來種。現在我終於知道了這種栽培皿的正確使用方式。

當時購買的栽培皿簡介上,並沒有提到,種子必須先泡(熱)水,只說水的高度要距離置放種子的網層半公分左右,同時也只說,必要的時候需要換水。於是一個星期,我大概只在最後幾天換了一兩次水,長出來的芽菜一下子就腐敗了。

現在我在網路上經常看到販賣「芽菜塔」的產品,一次可以自己栽培多種的芽菜,有些心動。發現這種「芽菜塔」與我所擁有的芽菜培養皿很類似。於是我又拿出了被我們忽略已久的芽菜栽培皿試試。蘿蔔的種子是最容易發芽的,同時味道我們也很喜歡,於是我就用紫色蘿蔔來測試。

首先,將適量的蘿蔔的種子泡水,一般來說要泡12小時,但發芽速度快的種子是不用浸泡這麼久的。等泡過水之後,有些蘿蔔子便擁有發芽的跡象,這時候就放到栽培皿的網層上。然後底下放水。

之後,每天早上和晚上,我會將水倒掉,再用乾淨的布打溼,然後將濕布上的水淋在種子上。淋過幾次,讓水位達到距離網層大約半公分的位子。每天用過早餐以及晚餐之後,我都會如此換水,以及清洗芽菜。蘿蔔子成長的速度很快,在天氣還溫暖的時候,大約五天就以分次採收了。

sprout5.jpg

這就是芽菜培養皿。底下放水,中間有個網層,可以取出。上頭放種子。

sprout6.jpg

sprout4.jpg

比起使用透明玻璃罐,使用這種培養皿的好處是,長出來的芽菜比較美,根莖都很直。但缺點是,比較難換水。而使用透明玻璃罐的好處是,採收的時候,可以直接放冰箱。
sprout9.jpg

這是培養在透明玻璃罐中的紫色蘿蔔芽。

sprout7.jpg

sprout8.jpg

上頭的紫色蘿蔔芽是培養在芽菜栽培皿的。至於底下的苜蓿,則是培養在玻璃罐中的。

sprout11.jpg
 這是稍早培養在透明玻璃罐中的紫色蘿蔔芽。

之後,我又試驗了苜蓿芽的栽植。其實當時我並沒有要買苜蓿芽,而是種子公司寄錯的種子給我,然後我選取的收拿方式是去店面自己領取,而種子公司這回又搞錯了,竟然用快遞寄給我。不過因為是公司搞錯的,所以沒有收取我任何的運費。對於記錯的種子,我也將錯就錯。想來我也好久沒吃苜蓿芽了。

過去苜蓿芽我也都用玻璃罐來種,發芽的速度很快,與紫色蘿蔔相當,幾乎都是泡完水,就有發芽跡象的。這一回我把種子放在網層上,然後在加水去泡。放了大約半天,也就是12小時,把網層從水中取出,然後把水換掉。

之後的步驟與前面所說的相同。當芽菜還很小,根尚未能伸進網層時,這時遇到換水,我會直接把網層拿出來,然後換水。如果根已經夠長,已經深入網層時,我就直接把水倒掉。然後再將乾淨的布打濕,淋在小芽菜上頭。

這麼培養苜蓿芽,成長的時間與放在玻璃罐中差不多。不過,這一回苜蓿的味道更加凸顯,同時小芽葉的顏色也更為鮮綠。

sprout.jpg

sprout1.jpg

sprout3.jpg

sprout2.jpg

這是苜蓿芽,芽葉的顏色明顯地比較深。

sprout10.jpg

 這也是苜蓿芽,是稍早培養在透明玻璃罐裏頭的。很明顯,芽葉的顏色比較淡。

當他看我終於成功利用培養皿種植芽菜後,高興地說要再買一個。我的心在芽菜塔與這個芽菜皿之間徘徊。據說芽菜塔也是不容易換水,同時我不知道種出來的菜色,是否也如此鮮綠。我想,只要能夠抓到使用芽菜皿的要訣,這東西還是挺不錯的。

延伸閱讀:

我的歐洲農婦生涯:「穀類」的另類吃法

每個人都能擁有一畝田,真的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